(生於 1963 年 9 月 2 日),是一位印度尼西亞演員。他曾在印度尼西亞電影節上兩次獲得 Citra 獎最佳男主角獎,分別是《Lagu untuk Seruni》(1990 年)和《Identitas》(2008 年)。 Tio 於 1963 年 9 月 2 日出生於雅加達。他從小就對藝術表現出興趣,在小學時就開始學習舞蹈。高中時,他活躍於學校的劇團,1985 年畢業後,他就讀於雅加達藝術學院。1987 年,他首次執導長片,在改編自米拉·W 小説的《遺憾的條紋》(Bilur - Bilur Penyesalan)中與拉諾·卡爾諾(Rano Karno)演對手戲。 1988 年,Tio 扮演了四個角色,其中包括 Catatan Si Boy II(男孩日記 II)中的一個角色,這使他獲得了全國認可。1990 年,他在加林·努格羅霍(Garin Nugroho)執導的《一片面包中的愛情》(Cinta Dalam Sepotong Roti)中扮演角色,該片獲得了 1991 年印度尼西亞電影節的 Citra 最佳影片獎。同樣在 1991 年,Tio 因在 Lagu Untuk Seruni 中扮演古怪的作曲家而獲得了他的第一個 Citra 表演獎。 在 1990 年代初期,國內電影業面臨急劇下滑,Tio 開始專注於肥皂剧。1993 年,他成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 Kalbuku,製作了幾部連續劇,包括《Desy》(1994 年)、《Lakon Tiga Duda》(《三個鰥夫的故事》,1994 年)、《Anak - Anak Menteng》(《Menteng 的孩子》,1996 年)、Telaga Kesabaran(《耐心之湖》,1996 年)和《Tirai Sutra》(《絲綢窗簾》,1996 年)。該公司雖然最初非常成功,但很快就面臨財務問題並關閉; 蒂奧也開始面臨毒癮。他在千禧年的最後一個故事片角色是在 Kuldesak (Dead End) 中,這是一部由 Mira Lesmana、Riza Mantovani、Riri Riza 和 Nan Triveni 聯合執導的獨立電影。這部電影於 1999 年上映。 蒂奧直到 2004 年才重新進入電影業,當時他在漢尼·薩普特拉的電影《處女》中飾演了一個“乾爹”。2006 年,他在妮婭·迪納塔(Nia Dinata)執導的《分享的愛》(Berbagi Suami)中扮演了一個一夫多妻制者,他害怕自己的四個妻子。自 2007 年以來,蒂奧每年至少出演兩部電影。這些作品涵蓋了多種類型,包括恐怖片《桑德爾·博龍傳奇》(2007 年)、喜劇片《快車》(2007 年)、劇情片《舞者》(2011 年)和驚悚片《禁門》(2009 年)。 2010 年,Tio 被日惹蘇丹國的皇家法院授豫 Kanjeng Raden Tumenggung 頭銜; 他是他的後裔。同年,他還在雅加達南部的克芒建立了一所表演學校,因為他認為大多數印尼新演員的素質都很差。學校教授蒂奧自己開發的表演方法。
Voir plus